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突破进展,聚焦热点政策,观澜创新治疗产品行业动态,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做乘风破浪的生物医药人!
01
关于公开征求ICH《Q13:原料药和制剂的连续制造》实施建议和中文版意见的通知
通知原文:
https://www.cde.org.cn/main/news/viewInfoCommon/83dee954dc92618d336ba306772bf773
01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福音!FDA批准创新疗法,有望改善患者和家人生活质量
美国近日FDA宣布,批准大塚制药(Otsuka Pharmaceutical)和灵北(Lundbeck Pharmaceuticals)联合开发的Rexulti(brexpiprazole)扩展适应症,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痴呆所导致的激越症状。新闻稿指出,这是FDA首次批准用于此适应症的治疗选择。
02
覆盖所有心衰患者类型,达格列净再获FDA批准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Farxiga(dapagliflozin,达格列净)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降低成人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住院和紧急心力衰竭就诊的风险。根据阿斯利康新闻稿,达格列净此前已在美国获批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成人心力衰竭患者,此次该药在美国获批用于降低更广泛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意味着无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如何,心力衰竭患者都可以从达格列净治疗中受益。
03
阿斯利康/默沙东MEK抑制剂「司美替尼」在中国获批
近日,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最新公示,由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申报的5.1类新药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公开资料显示,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由阿斯利康和默沙东(MSD)公司共同开发的MEK抑制剂。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优先审评公示,该药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科患者的治疗。
04
前沿疗法将在欧盟上市,为这类患者带来新希望
日前,Chiesi Global Rare Diseases和Protalix BioTherapeutics联合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授予PRX-102(pegunigalsidase alfa)在欧盟治疗法布里病成人患者的上市许可。PRX-102是一种用于治疗法布里病的聚乙二醇化酶替代疗法,每两周注射一次,现已获欧盟批准,并正由美国FDA评估。
05
吉利德科学约14.5亿欧元收购获得!丁肝新药获推荐在欧盟完全批准
日前,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于“Hepcludex(bulevirtide)治疗成人慢性丁型肝炎病毒(HDV)和代偿性肝病”持积极意见,并建议授予其全面上市许可。欧盟委员会(EC)将审查CHMP的建议,如果获得通过,该药将在欧盟获得完全批准,用于治疗患有慢性HDV和代偿性肝病的成人。Bulevirtide最初于2020年7月获得EMA有条件上市授权,从而为HDV患者提供紧急治疗。
06
基因泰克TCR-T疗法申报临床,mRNA转染、开关TCR再增赛道亮点
近日,Adaptive Biotechnologies宣布,其与基因泰克共同合作研发的TCR-T疗法的IND申请已经获得FDA受理。据悉,这是两家企业在肿瘤合作领域的首个即将进入临床阶段的TCR-T疗法。
07
蓝马医疗LM-103注射液IND申请成功受理
近日,苏州蓝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马医疗”)正式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提交了TILs注射液(LM-103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简称“IND申请”),于2023年5月5日顺利受理(受理号:CXSL2300304)。作为国内TILs治疗领域最有经验的公司之一,该药物的IND申请受理,标志着蓝马医疗的TILs研究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也为国内晚期实体瘤细胞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08
海思科「利鲁唑口溶膜」国内申报上市,治疗渐冻症
近日,CDE官网显示,海思科利鲁唑口溶膜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利鲁唑口溶膜(商品名:Exservan)是一款由Aquestive Therapeutics使用其 PharmFilm®创新药物递送技术开发而成的口服薄膜制剂。
09
安进「依特卡肽」在华获批上市,复星医药拥有中国商业化权益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安进盐酸依特卡肽(Etelcalcetide,AMG 416)注射液获批上市,这是国内首个且唯一上市的静脉注射型拟钙剂。2021年5月,CDE受理了Etelcalcetide的上市申请。
10
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获批治疗EGFR突变非鳞状NSCLC
日前,药监局官网显示,信达生物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伯舒)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得批准。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以及化疗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
11
恩华药业引进的First in class镇痛新药在华获批上市
日前,恩华药业奥赛利定富马酸盐注射液(Oliceridine注射液,TRV130)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需要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的成人急性疼痛,该药物也可作为替代疗法效果不佳时的选择。
12
恒瑞二代BTK抑制剂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日前,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瑞石生物创新药Edralbrutinib片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适应症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ODD)。
旨在功能性治愈乙肝,siRNA组合疗法2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位患者给药
近日,Vir Biotechnology宣布,已在STRIVE临床2期试验子方案中进行了首位患者给药,此次试验旨在评估包含VIR-3434、VIR-2218、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以及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的组合治疗方案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活跃、未接受过治疗的成年人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Vir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公布STRIVE子方案试验的初步数据。
溃疡性肠炎患者临床缓解率提高近3倍!杨森IL-23抑制剂3期临床结果积极
近日,强生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今天宣布,其IL-23抑制剂Tremfya(guselkumab)在治疗中度至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UC)成人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QUASAR中获得积极中期结果。数据显示,在诱导治疗阶段,Tremfya为患者临床症状和组织内镜检测结果提供统计学显著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
显著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礼来公布关键3期试验最新积极数据
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近日公布其药品mirikizumab在中度到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最新数据,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其之前关键性试验中观察到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数据包括来自关键性3期试验LUCENT-1和LUCENT-2的新分析,以及在儿科患者中首次针对IL-23p19拮抗剂的2期临床试验的中期数据。
近95%患者持久性缓解!首款口服粪便微生物疗法3期试验最新结果公布
Seres Therapeutics和Nestlé Health Science今天宣布3期开放标签ECOSPOR IV试验的数据,该研究评估了口服微生物组疗法Vowst(SER-109)用于成人在抗菌治疗后艰难梭菌感染(CDI)复发的预防效果。试验数据显示,近95%在8周时产生临床缓解的个体,在24周时仍未出现CDI,无论患者之前曾经感染艰难梭菌的次数为何。ECOSPOR IV的数据与之前公布的ECOSPOR III临床3期试验结果一致,两者共同支持最近Vowst获FDA批准的决定。
亘喜生物即将发布针对B-NHL、RRMM和B-ALL的3项最新临床数据
致力于开发高效、经济的细胞疗法用于癌症治疗的全球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亘喜生物科技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GRCL;简称“亘喜生物”)近日宣布将在欧洲血液学协会(EHA)2023年会期间公布三份最新临床数据,分别来自于针对B-NHL、RRMM和B-ALL适应症正在开展的三项临床研究。EHA2023年会将于6月8日至1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鉴于公司旗下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19双靶点自体FasTCAR-T GC012F治疗B-NHL(口头报告形式入选EHA)和RRMM的临床数据也同期入选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3年会,目前尚处于会议要求的保密阶段,因此以上两组数据将于5月25日(星期四)正式公布。
46周减重14.9%!勃林格殷格翰公布GLP-1R/GCGR双激动剂II期结果
近日,勃林格殷格翰/Zealand Pharma联合公布了GLP-1R/GCGR双激动剂BI 456906用于治疗肥胖的II期临床结果。研究显示,在使用计划维持剂量的情况下,接受BI 456906治疗的患者在46周后体重减轻了14.9%。
君实PD-1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近日,君实生物公告,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EXTENTORCH研究(NCT04012606)的主要研究终点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边界。
NGM旗下NASH新药IIb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近日,NGM Biopharmaceuticals在公布2023Q1财报之际,宣布aldafermin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IIb期ALPINE 4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01
CELL | Clp-targeting BacPROTACs impair mycobacterial proteostasis and survival
近日,科学家们利用BacPROTAC技术开发了一种抗菌剂,可以摧毁目标细菌蛋白,为从根源抗击结核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研究陈果现已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细胞》杂志上。
更多解读: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们在距今3000年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了这种疾病的痕迹。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这些细菌会进入空气中,然后被周围的人吸入,从而引发结核病。尽管暴露在结核病患者附近的人群中,只有部分人会感染结核病,但结核病在高风险人群(如免疫系统受损者、艾滋病毒感染者、年老体弱者等)中的传播率较高。当出现症状时,结核病主要影响肺部健康,导致咳血和体重减轻,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治疗结核病变得越来越具挑战性。这使得寻找新型抗菌剂成为当务之急。
结核分枝杆菌最有希望的药物靶点之一是Clp蛋白复合物,这是一种酶复合体,可以打开并切碎错误折叠和不需要的蛋白质。如果这种机制失控,可能会引发异常的蛋白浓度,并导致细菌的死亡。从游离细菌中提取的一些天然化学物质,如cyclomarin A和ecumicin可以与Clp复合物的关键组分ClpC1结合,并损害其活性。然而,这些抗菌剂都面临着一个潜在的问题——细菌自身的防御机制,这也是导致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剖析了cyclomarin A和ecumicin是如何影响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组成。他们发现了两种关键蛋白质——ClpC2和ClpC3。在细菌经过cyclomarin A或者ecumicin处理后,这两种蛋白的浓度会急剧增加。经过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这些蛋白质构成了细菌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结合抗菌化合物来保护ClpC1不与这些分子结合,同时让这些抗菌分子远离核心Clp复合物。
当细菌处于逆境时,ClpC2和ClpC3将发挥关键作用,它们一方面可以防止ClpC1发生蛋白质超载,另一方面还会通过阻止抗菌剂和ClpC1的相互作用来减轻抗菌剂对细菌的不良影响。这一全新的机制为科学家们设计新的抗菌策略提供了思路。据此,他们创造了一种双头cyclomarin A分子,这些分子能够让Clp自我攻击——每个cyclomarin A分子的头部分别结合了ClpC1分子,这些分子将ClpC1聚集在一起,促使它们结构展开并发生降解。
这种分子的设计是基于一种名为BacPROTACs的蛋白降解技术,其分子设计可以导致任意目标细菌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BacPROTACs由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模块组成:一个选择性地附着在目标蛋白上的靶结合模块,以及一个将靶蛋白与Clp酶连接从而诱导降解的化学基团。这两个模块都是基于cyclomarin A,因此研究人员将它称为“同源型BacPROTAC”(Homo-BacPROTAC)。
Homo-BacPROTAC不仅能有效降解ClpC1,还能靶向ClpC2,从而瓦解细菌的防御机制。这比单个cyclomarin A分子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效果高出百倍以上。此外,研究人员认为BacPROTACs在对抗抗生素耐药性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些分子组件的特异性强、抗菌效果显著、并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由于它们的靶点是细菌应对压力环境所必需的Clp结构,因此不太可能变异。
作者指出,这项蛋白降解技术利用了生物体固有的蛋白质回收机制,因此适用于包括细菌、真菌、动植物等多种生命形式,因此它们有望成为治疗人类结核病或其他感染相关疾病的方法。但在这项技术上市之前,它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测试和调整,以保证其安全有效。总之,本研究的结果突出了BacPROTACs作为未来对抗耐药性分枝杆菌策略的潜力。
02
Nature | Synthesis of chiral sulfinate esters by asymmetric condensation
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陈俊丰(Tan Choon Hong)教授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合成药物时仅合成一种立体结构的含硫药效基团,从而避免合成过程中产生有毒的对映异构体。这项研究的详细结果已被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更多解读:
然而,在该药物开发领域存在着一个难题,一些含硫的药效基团是手性的,这意味着它们会以结构互为镜像的两种形式存在。可怕的是,分子的某些手性形式是有毒的。目前,合成含硫药效基团的方法通常会产生包含目标药效基团的两种手性形式的混合物,如果使用含有有毒和无毒手性分子的混合物来治疗患者,则有可能发生不在预期内的副作用。
这种新方法涉及一种被称为不对称缩合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含硫化合物被添加到有机化合物酰氯中,并与醇化合物进行反应。然后,通过利用一种名为pentanidium的新型催化剂,研究人员可以加速这种反应。
03
Science | Beta-blockade enhances anthracycline control of metastasi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过去被发现受神经支配并往往表达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临床前研究表明,TNBC细胞中β2AR信号的激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而以治疗为目的阻滞β2AR有潜力提高TNBC患者的预后。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莫纳什药学院的团队对1135名非转移性TNBC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后发现,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接受蒽环类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为了验证该发现,该研究小组又使用了另一组样本进行了类似的分析。在获得确认的结果后,他们又使用临床前模型和临床样本对β受体阻滞剂影响蒽环类药物疗效的机制进行了探索。该研究的成果于近期被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更多解读:
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TNBC患者往往更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导致预后不良。同时,由于ER、PR和HER2的表达水平较低,这类患者对于内分泌治疗和常用的靶向疗法都不敏感,而即使进行了标准化疗方案的治疗,TNBC患者的生存率依然较低,亟待开发更多的治疗靶点。
Comparing Physician and Artificial Interlligence Chatbot Responses to Patient Questions Posted to a Public Social Media Forum
Learnable latent embeddings for joint behavioural and neural analysis
Abundant Aβ fibrils in ultracentrifugal supernatants of aqueous extracts from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s
资料根据公开数据搜集整理
资料整理:威斯尼斯人老品牌综合办公室
文章来源:公开信息搜集
相关阅读